“苛刻妈妈”束缚孩子
孩子:妈妈总对我不满意,一心想把我当成一个“全能小神童”,钢琴、舞蹈、美术、体操和电脑,我学了好多,可是她还总觉得我这样没做好,那样没学好。
点评:孩子一般都不喜欢过于苛刻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对孩子过于严厉,而且总是说“不”。孩子经常处于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
建议:儿童天性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谁剥夺了他们这种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欢迎。切记不要过分唠叨和干预孩子,要大胆放手,让他适当自由和放纵。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首先要学会信任孩子有这个能力可以顺利度过这个特别时期。
除了信任,我们还要做好孩子们坚实的后盾。与孩子保持亲密而有间的亲子关系: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要重点提醒的是,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很有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团队活动,别让孩子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经常宅在家里玩电游。
孩子们有自己的社交,拥有自己的朋友,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话,即使不能跟父母说,他们也还能有别的倾诉渠道。
同时,父亲的功能尤其显得重要。父亲最好能够跟这个年龄的男孩做朋友。记得,对你的男孩来说,要紧的是在你身上,他能否看到一个成熟、有责任感的男人的样子。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不能刻意疏远。女儿长大了,保持一定距离是对的。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对你的女孩情绪和情感上的关注、支持。这对她们很重要。
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一个迷茫和无目标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些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慢慢地因为学习不理想,产生心理压力。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不理想,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朋友,不愿意和同学们交往,最后感到孤独,寂寞,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光有爱是不够的,要说出来
如果问每位父母: 你爱自己的孩子吗?
估计每位父母都会说:爱啊?
那你的爱有条件吗?
孩子是不是要很乖、很听话、成绩要好、聪明、有礼貌.....你才会觉得孩子很可爱?
想起来,小时候,我们都是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的,你看那个谁谁...成绩多好,考了一百分? 那我们是不是会觉得只有自己做到了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妈妈才会开心、才会爱自己,所以一定要取得好成绩,那如果没有取得好成绩,自己会不会觉得反正父母爱的是成绩又不是自己,自己做的好不好也不重要了,于是自暴自弃?